全国咨询热线
0755-28187762 传真:0755-28187765
邮箱:1563633269@qq.com
地址: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民塘路328号数字创新中心15楼

扫描右侧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实时关注产品动态
Qi标准及卓芯微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类市场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不使用连线的情况下给电子设备充电不但可为便携式设备用户提供一种便利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让广大设计人员能够寻找到更具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法。许多电池供电型便携式设备均能受益于这种技术,从手机到电动汽车不一而足。

电力传输方向始终是从无线发送端到无线接收端。无线发送端的关键电路是用于向无线接收端传输电力的一次线圈、驱动一次线圈的控制单元以及解调一次线圈电压或者电流的通信电路。我们对无线发送端设计的灵活性进行了限制,旨在向无线接收端提供一致的电力和电压电平。
无线接收端将自己作为无线发送端的一个兼容设备,同时也提供配置信息。一旦发射器开始电力传输,无线接收端就向无线发送端发送一些误差数据包,从而要求或多或少的电力。一旦接收到一个“终止电力”消息,或者如果 1.25 秒以上都没有接收到数据包,则无线发送端停止供电。没有电力传输时,无线发送端则进入低功率待机模式。
WPC 规范允许使用固定和移动配置。单个固定线圈(称作类型 A1)为卓芯微无线充电支持的解决方案。
无线发送端(其通常为一个平面用户将无线接收端放置在上面)连接至电源。符合 WPC 标准的设备线圈起到了一个 50% 占空比谐振半桥的作用,其输入为19VDC(±1 V)。如果无线接收端需要或多或少的功率,则线圈频率会发生变化,但会保持在 110 到 205kHz 之间,具体取决于功率需求。
无线接收端
无线接收端通常为一种便携式设备。无线接收端的关键电路是用于从无线发送端接收电力的次级线圈、用于将 AC 转换为 DC 的整流电路、用于将未稳压 DC转换为经过稳压的 DC 的电源调节电路以及用于将信号调制到次级线圈的通信电路。无线接收端负责其身份认证和电源要求的所有通信,因为无线发送端只是一个“收听者”。
尽管为了让其符合 WPC 标准我们对无线发送端的设计进行了限制,但设计无线接收端时却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我们可以调节无线接收端的线圈尺寸,以满足设备的体积要求。利用 5V、500mA 输出的 70% 典型效率,我们对无线接收端的线圈电压进行全波整流。由于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单向的,因此 WPC 选择无线接收端作为“述说者”。电感电能传输通过耦合一次到次级线圈的磁场工作。非耦合磁力线围绕一次线圈旋转,且只要磁力线不耦合寄生负载其便不会出现损耗(例如:金属的涡流损耗等)。
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包括模拟和数字声脉冲 (pinging);身份识别和配置以及电力传输。无线接收端放置在无线发送端上面时出现的典型启动顺序如下:
来自无线发送端的模拟 ping 检测到对象的存在
来自无线发送端的数字 ping 为模拟 ping 的加长版,并让无线接收端有时间回复一个信号强度包。如果该信息强度包有效,则无线发送端会让线圈保持通电并进行下一步骤
身份识别和配置阶段期间,无线接收端会发送一些数据包,对其进行身份识别,并向无线发送端提供配置和设置信息
在电力传输阶段,无线接收端向无线发送端发送控制误差包,以增加或者减少电力。正常运行期间,每隔约 250ms 便发送这些包,而在大信号变化期间会每隔 32ms 发送一次。另外,在正常运行期间,无线发送端会每隔 5 秒钟便发送一次电力包。
为了终止电力传输,无线接收端会发送一条“终止充电”消息,或者 1.25 秒时长内都不进行通信。两种事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让无线发送端进入低功耗省电状态。
卓芯微无线充电的 WPC 解决方案
卓芯微利用调频、定频调压、调占空比等多种新开发的 IC 同时为无线发送端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无线发送端使用 ZXW8021、ZXW 8022、ZXW8023及ZXW8024等器件。无线发送端均基于ZXW802X系列,其支持 A11(MP-A11)型(单线圈)结构。接收器和发射器 IC 均能够与其他WPC 兼容解决方案通用。
无线发送端解决方案通过ZXW802X实现。这种器件对来自无线接收端的串行数据进行解调和解码。控制电路首先确认无线接收端实际为一种 WPC 兼容设备,然后对无线发送端进行相应的配置。
结论